
引言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商品生產給人類物質文明增色添彩,然而與豐富的物質享受相伴而生的是人類生態環境在遭受不斷地威脅。有機氣相污染物排放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帶給生態環境和人類身體健康嚴重的危害性因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1]。有機氣相污染物的來源主要有固定源和移動源兩種。移動源主要有汽車、輪船和飛機等以石油產品為燃料的交通工具的排放氣;固定源的種類極多,主要為石油化工工藝過程和儲存設備等的排出物及各種使用有機溶劑的場合,如噴漆、印刷、金屬除油和脫脂、粘合劑、制藥、塑料和橡膠加工等。就目前的工業水平而言,無法避免這些氣相污染物的排放,因此人們迫切需要有效治理這些氣相污染物的技術。
本文綜述了傳統有機氣相污染物治理技術,展望了有機氣相污染物治理新技術發展方向,同時重點介紹了氣相污染物治理中半導體光催化氧化技術。
1 有機氣相污染物的治理
有機氣相污染物治理的方法主要有兩類:一類是回收法,另一類是消除法?;厥辗ㄖ饕刑课?、變壓吸附、吸收法、冷凝法及膜分離技術;一般回收法是通過物理方法,改變溫度、壓力或采用選擇性吸附劑和選擇性滲透膜等方法來富集分離有機氣相污染物。消除法有直接燃燒、熱氧化、催化燃燒、生物氧化、等離子體法、紫外光催化氧化法及其集成技術;消除法主要是通過化學或生化反應,用熱、光、催化劑和微生物將有機氣相污染物轉變成為CO2和水等無毒害的無機小分子化合物?;谝陨显?,傳統上有機氣相污染物污染治理常采用吸附或吸收去除、燃燒去除等方法,近年來生物氧化、半導體光催化劑技術得到很快地發展。
1.1 傳統有機氣相污染物污染治理技術
1.1.1 吸附或吸收法
吸附法是利用某些具有吸附能力的物質如活性炭、硅膠、沸石分子篩、活性氧化鋁等吸附有害成分而達到消除有害污染的目的[2]。吸附法適用于幾乎所有的氣相污染物,一般是中低濃度的氣相污染物;吸附效果取決于吸附劑性質、氣相污染物種類和吸附系統的操作溫度、濕度、壓力等因素,具有去除效率高的優點,從而使其成為去除氣相污染物較為常用的方法,但存在投資后運行費用較高且有產生二次污染的缺陷。
吸收法是采用低揮發或不揮發溶劑對氣相污染物進行吸收,再利用有機分子和吸收劑物理性質的差異進行分離的氣相污染物控制技術。該法適用于濃度較高、溫度較低和壓力較高情況下氣相污染物的處理。羅教生選擇“水-洗油”作吸收劑來處理含苯廢氣,“水-洗油”吸收劑的吸收機理為:一般有機物是極性較弱或完全沒有極性的化合物,因此難溶或不溶于水,但可溶于一些有機溶劑;苯系物屬非極性物質,因此難溶于水,易溶于非極性的礦物油,如洗油等;按照他的實驗表明,水與洗油的比例、pH值、苯系物種類對吸收效果都有影響,并且獲得了該組合吸收劑的最大吸收容量值[3]。但同樣存在后處理過程復雜以及二次污染的問題。
上一頁12 3 4 下一頁